巴西鋼琴家佛萊瑞(Nelson Freire 1944- ,另譯弗賴里)能入選二十世紀偉大鋼琴家全集之林,被視為意外。相對於更知名的演奏名家如Perlemuter、Annie Fischer、Horszowski、Nikolayeva等未能入選,Freire的入選讓某些專業樂評人大感不解。但若對當時的選輯有任何疑問,聽到Freire六十歲之後的演奏,想必疑惑全消,甚至完全改觀。
Freire是少數大器晚成的鋼琴家,愈老愈吃香,就像陳釀的酒,愈陳愈有味道。由於二十世紀偉大鋼琴家的接觸,讓我對這位演奏家不陌生也不排斥,這張晚年的貝多芬詮釋也是出於對貝多芬的愛好而購入,一聽之下甚感訝異,轉而感到驚喜。可以證明Freire六十歲之後演出的布拉姆斯、舒曼等作品甚獲好評的評價不虛。Freire沒有一般鋼琴家晚年時速度變慢的詮釋變化,相對的,這裡的貝多芬更為生動鮮活,充滿一股奔動自然湧現的力量。和巴克豪斯剛勁清脆不同,Freire的生動不以勁力剛猛為特質,而以自然寫意為主,展現出既瑩澈又充滿生命力的貝多芬音樂,瑩澈出於提升焠鍊的結晶,生命力則是引領音樂曲折寫意達情表勢的內在血脈,自然透發出澄明的觀照精神,讓音樂餘意無窮。和普雷特涅夫相比,普氏更執著於音色和技巧之變化展現,在自然氣韻和精神深度上則體會不足,當是年齡所限。而魯普的詮釋仍過于著跡,不如Freire的自然發抒般地生動流暢。雖然音色不如普雷特涅夫和魯普般地豐富,但這種既平實又自然的音色,更具有打動人心的質素,繁華落盡見真醇,信有以也。而Freire的演奏速度幾乎都比前兩人快,但又不覺得快得太匆促太趕。初次聽Freire的詮釋,會被其快板樂章虎虎生動的氣勢和活力而留下深刻印象,但其菁華處不在此,仔細品味後會對其慢板樂章精粹且蘊含餘意的自然發抒感到驚喜和感動。似乎是未經安排的自然真質,但卻是經由不斷的錘鍊和提升而化去斧鑿痕跡所達至的境地。看似自然率意卻都合情合理,這樣的演奏也的確需要歲月的磨練和樂思技巧的焠鍊方能展現。Freire這幾年重新獲得肯定,並非偶然。我也多了一位可以期待的鋼琴大師。
以下聽的是Nelson Freire演奏貝多芬月光奏鳴曲,速度明顯比Lupu、Pletnev快很多
以下聽的是 Freire演奏貝多芬Piano Sonata No. 21 Op. 53 Waldstein(華德斯坦)第一樂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