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早接觸德國鋼琴大師巴克豪斯(Wilhelm Backhaus 1884-1969)的唱片之一。當時沒有充足的預算購買巴克豪斯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但又對傳聞中「鍵盤獅王」的威名十分好奇,遂在韻順之旅中買下此張唱片。就當時的聆聽體驗來說,這已經是讓我備受振奮,感到意氣昂揚的貝多芬音樂,遂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今對巴克豪斯的演奏錄音比當時更了解,也知道巴克豪斯單聲道和立體聲各留下一套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從立體聲時期收錄的唯一一首單聲道錄音的漢馬克拉維來看,全套單聲道錄音應該更能代表巴克豪斯全盛時期的觸鍵風采。這也成為資深樂迷夢寐以求的稀密珍藏。但對我來說,晚期的立體聲錄音更有一份優遊餘裕的成熟境界,雖然技巧已不復完美,氣勢和張力已不復雷霆萬鈞,但這份不完美中的圓熟意味,更讓人感動。也許多多少少是因為我是從巴克豪斯此張1967年晚年錄音中領略其藝術成就。
義大利小廠的錄音,解說資料附之闕如是特色之一,單就錄音本身來說也達不到此時錄音的水平,受限於現場錄音迴音不小,或多或少影響此張錄音的聆聽感受。不過巴克豪斯千錘百鍊收放自如的琴音,綻放出璀璨光輝的色澤,既自然生動又氣勢縱橫,既明朗剔透又堅韌如鑚,狂飆奔放的精神意趣呈現出難以羈勒不受束縛的力度,但收發自如的流暢音色又是目眩神迷的自然純粹,具體呈現出貝多芬音樂中的狂野氣質和恢弘精神世界。音樂的轉折自然,展現出巴克豪斯對貝多芬音樂的熟悉。這是讓人心旌搖曳隨音樂席捲心靈的自然力量,這股不受束縛之精神力如水銀匝地無孔不入,充溢感受美的心靈,分不清聽的是貝多芬還是巴克豪斯。當然貝多芬音樂詮釋的面向遠不止於此,細膩的情思和深邃的靈魂深度似乎在巴克豪斯的演奏中較不明顯。但這份晚年的錄音之一,仍可想見鋼琴家奔馳驅策琴鍵的風采,和自然大氣的雄渾偉力,聆聽這樣的音樂,聆聽貝多芬的音樂,始終是讓人神思高舉、意氣昂揚的美感體驗,讓人對自己、對生命,對世界湧現源源不絕的正面力量。巴克豪斯的詮釋,永遠是直接傳達這種精神力量的最好詮釋之一。
以下聽的是貝多芬第30號鋼琴奏鳴曲第三樂章, Backhaus 1961年的演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