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音樂久了,有時不知不覺間腦海就湧起一段旋律。某些旋律可以辨聲識曲,藉由延展旋律的長度喚起作曲家或樂曲類型的名稱;有些旋律卻怎麼想也想不出來源,是某些熟識聲音的片段,但費力想曲名卻總是一團模糊。
除了這種不請自來的旋律盤旋在腦海中,有時可以自己招喚某些聲音片段、樂曲旋律,彷彿自己正在聆聽這首曲子。但聲音的記憶不如文字的記憶可以經由訓練而記起長篇文字,聲音雖然經由反覆聆聽留下印象,但回憶時哪個片段會脫穎而出總是難以預料。缺少專業音樂素養的訓練,所回憶或招喚的聲音片段在精細度上自然距離真正的樂曲本身有一段差距,其中有不少脫落或刪節的部份,音符本身也許也失了音準、旋律也許拍子不正確,但最重要的是,所招喚的聲音本身是可以在原曲音樂不在場的時候發揮感動自我心靈的作用。
在工作的時候,自然無法聽音樂;在通勤途中,或許有人仍可以戴著耳機聆聽聲音之在場。在家裡的時候想聽什麼就可以拿出來聽,或用音響或用耳機。那究竟在什麼時候無法聽到聲音,什麼時候音樂會不在場,聲音只能透過招喚而存在?唯有失去自由的時候,像在監牢中或在當兵的時候,音樂之美好才變成一種匱缺的渴望。在監牢中的例子以「刺激1995」中安迪放的莫札特音樂為美好體驗的代名詞,但是雖然聲音僅驚鴻一現讓人留戀,片段的音樂究竟還曾經在場。唯有自己體驗過當兵的苦悶,才了解招喚音樂之可貴。當兵的軍歌根本無法算作音樂,即使有些曲子旋律悠揚,但被要求撕破喉嚨大喊所製造出來的歌曲,毫無美感可言,是退伍後絕不想再重溫的經歷之一。但在成功嶺新訓的某個夏夜晚上,我聽到從電視轉播所傳來的德弗札克新世界交響曲的演奏片段,就像天籟般盤旋在我腦海,雖然轉播節目稍後就被班長粗暴地關閉,但我隨後在被禁錮的身體中接續未完的旋律,享受某種自由。那一晚的音樂存在,無論是直接聽到或經由招喚浮現的旋律,帶給我未來將近兩年的軍旅生涯的荒漠甘露之泉源,休假時在僅有的放鬆時間裡我可以徜徉音樂的環抱中暫時脫離軍隊那種斲喪美感的生活,而回到部隊後我可以偷閒在腦海中招喚某些旋律伴我度過漫漫倒數之長日。對我而言,即使招喚的聲音比原曲疏漏粗略,但都是十分珍貴的心靈友伴。
日後,有時獨自一人腦海中浮現了某段旋律或者自己所招喚的某段音樂,我就讓其自然隨著記憶的軌跡生發,這都是鏤刻在自己潛意識中的聲音,是最接近自我心靈底層的某種存在的發聲,我珍視這樣的聲音流瀉,也珍視這種招喚聲音的身體存在感。畢竟聲音隨時光消逝,唯有此種方法可以留住其遺跡。片斷也好。
軍旅生涯確實枯燥,白天出操,晚上站衛兵,百無聊賴時,便開始了"腦中音樂會",俺剛進成功嶺新訓那段時間,俺每天的音樂會曲目都是Mozart的piano concerto.腦中音樂會是俺重要的精神食糧,因為那時還沒有mp3.這有幾個好玩的地方:一.你可以自行設定演奏的tempo.二.某些段落,你可以加強或減弱,彷彿你是演奏家.三.你可以不斷重複喜愛的段落,像是閣下提到過Mozart的piano concerto no.25第三樂章發展部.四.自己加油添醋,在腦中"竄改"作品.總之,這也算是一種另類的複習,而且可以讓自己的心性定下.說來有趣,有一次出基本教練,大夥都快被操掛,俺的腦海卻浮現Bruckner symphony no.9第一樂章,目睹周遭慘狀,真有一種身處兩個世界之感.
回覆刪除另外放假時間真的非常寶貴,俺每次放假回家都不多睡,因為多睡一小時,便少聽一小時音樂.音樂讓俺暫離現象,回歸本質.作曲家就是要引導聽眾直接進入他的精神世界,所以別人放假都是去玩,俺在家聽CD.
不過陪伴俺兩年部隊歲月的作曲家,主要祇有一位,就是Mahler,因為當時纔開始接觸Mahler,當時Mahler的音樂對俺而言是全新的,就跟坐雲霄飛車一般,起伏太大,久不能自已.兩年中,最令俺神往的是Mahler no.9,每一次收假前一天晚上,都一定要聽一次,俺有個習慣,一首曲子,一天之內不會重複聽第二遍.所以每次聽都是聚精會神.收假第一天,俺就希望趕快放假回家聽Mahler no.9.兩年來俺的腦中音樂會大都是Mahler.雖說現在已經沒有當年那種強烈感動,但是當時的心靈悸動依然點滴在心.
"有些旋律卻怎麼想也想不出來源,是某些熟識聲音的片段,但費力想曲名卻總是一團模糊"----很正常,聽多了都會如此.
"聽到從電視轉播所傳來的德弗札克新世界交響曲的演奏片段,就像天籟般盤旋在我腦海,雖然轉播節目稍後就被班長粗暴地關閉,但我隨後在被禁錮的身體中接續未完的旋律,享受某種自由。"----正因如此,音樂方纔更顯珍貴.
"當兵的軍歌根本無法算作音樂,即使有些曲子旋律悠揚,但被要求撕破喉嚨大喊所製造出來的歌曲,毫無美感可言,是退伍後絕不想再重溫的經歷之一"----不知閣下是否能接受Shostakovich?
看來軍旅中的苦悶以及藉音樂排遣的經驗,Webern兄也是心有戚戚焉啊!看您描述的相當詳盡,彷彿讓我又重新喚起那一段久不曾憶起的時光。
回覆刪除我對馬勒的音樂倒沒有像Webern兄那樣狂熱的聆聽體驗,我覺得自己應該趁年輕的時候,在步入中年之前的時光好好地聆聽馬勒,不過卻一直沒有投入。
Shostakovich的音樂只聽了幾首弦樂四重奏、鋼琴曲。交響曲雖然買了全集,還不曾完整地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