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連假返回南部老家,環顧房間的唱片,過往蜷縮斗室之光景,重又復返。我瞥見這一套音樂畫廊系列CD,記不得當初獲得此套唱片的緣由,可能跟我訂購閣林圖書西洋名畫系列有關,唱片也多未拆封。畢竟幾千張的唱片收藏都聽不完了,怎有時間聆聽這種選集。只是這套音樂畫廊系列,不是隨隨便便毫無規劃的入門選集,八張唱片幾乎涵蓋了音樂史的發展,分別以中世紀、文藝復興、巴洛克、古典、浪漫、國民、印象、現代音樂為主題,如仔細從第一張聽完全套,等於概略瀏覽了近四、五百年來的西方(主要是歐洲)音樂,不到九小時就可以掌握音樂的流變發展,並認識不少名曲,豈不是一舉數得。(有心者可能可以在圖書館找到此套唱片)
吸引我的,不再是巴洛克以後的音樂,中世紀音樂被我放上唱盤,迴響的是近似於葛利果聖歌的人聲詠唱,然後再換成文藝復興音樂,突然間,音樂變得更活色生香,有血有肉,深深吸引我的,正是這陌生中的新體驗。短短一張唱片,呈現文藝復興音樂的多面向:狂歡節舞曲、瘋狂之歌等更具泥土庶民氣息的異色音樂;宗教多聲部詠嘆的官方樂歌,是虔敬信仰的投入;魯特琴與人聲的親暱性氛圍,是宗教體驗之外的日常情感,也同樣親切如晤。稍微聽了幾首並讀過內附的中文簡介,就決定帶此片北上,作為探勘巴洛克之前音樂視域的基礎。
唱片中只有一首Allegri(1582-1652)之Miserere(求主垂憐)是舊識,其餘的作曲家如Gesualdo(1566-1613)、Andrea Gabrieli(1532/33-1585)、Givanni Bassano(1558-1617)、Palestrina(1525/26-1594)、Tallis(1505-1585)、Dowland(1563-1626)、Thomas Morley(1557/58-1602)、Campion(?)、Byrd(1539/40-1623),有些略有所知(如Dowland、Palestrina、Byrd),有些則聽過其曲(如Tallis),但大都不曾仔細聽過其音樂。更不用說作曲者不詳的狂歡舞曲和瘋狂之歌,則是聞所未聞,但吸引我的,正是這些距離宗教多聲部曲更遠的樂曲之新鮮樣貌。比如Pavana La Bataglia(戰爭孔雀舞曲)、以鼓號齊鳴的熱鬧節慶氣氛,傳達響亮生動的狂歡氣息,讓人聯想到韓德爾,只不過更為熱切樸實,不假修飾。而Saltarello Zorzi(沙塔列羅舞曲)則親暱清爽得多,但後半段轉入的小鼓敲擊,依然有鮮活的民間精神。Mad Maudlin之歌,則是此曲最讓我驚艷的一曲,簡單的旋律卻讓奔放大膽的熱情與挑逗意味十足的歌聲發揮得淋漓盡致,足以讓死板的宗教歌詠相形失色,聽一兩次就讓人難以忘懷。同樣以魯特琴與歌聲合奏的Dowland、Morley、Campion之作,尤其是Morley的It was a lover and his lass,流暢自然的歌聲比舒伯特之美聲歌曲更有過之,也是這張專輯中讓人難以忘懷的輕巧、可愛之歌聲。一直以為巴洛克之前只有多聲部宗教曲,然而在主流宗教曲之外的魯特琴歌曲,溫潤真摯、自然親切,則是嶄新的體驗,更值得開發。
當然,多聲部的宗教複音音樂,是文藝復興音樂的重心,先前聽過Tallis四十聲部經文歌已有所感。我尤其欣賞Gesualdo之Ave, dulcissima Maria(聖哉,親愛的瑪麗亞),其多聲部的音樂,無法掩蓋其內在深沉的情感,這與他曾犯下了駭人聽聞的殺妻罪行有關,再加上他開先路以半音階音樂表達其內心的衝突、抑鬱情感,正好透過此軌感動我的聆聽之耳,當我聽到此曲時,已暗自決定要替此張唱片留下速寫小記,同時也著手蒐集他的音樂。另一首引起注意的是Tallis之Sancte Deus,同樣也在音樂中運用不合諧音和獨特的作曲形式,雖然不如他的學生Byrd更為廣泛的知名度,但其不俗的音樂更為顯眼。而Andrea Gabrieli不如其侄兒Giovanni Gabrieli更具代表性,後者是德國作曲家Schütz(1585-1672)的老師,而Schütz是比巴哈早一百年出生的作曲大師,從Andrea Gabrieli擅用管樂營造多聲部的氛圍,也可想見這更是Giovanni Gabrieli擅長的手法。Palestrina的Hodie Beata Virgo(受佑的聖女)經文歌,被譽為最完美的多聲部合唱曲,雖不如Gesualdo和Tallis最早觸動我的聽域,但其純淨無瑕的柔順線條,也相當耐聽。
原先聽感大略近似難分的多聲部合唱曲,反覆感受其聲響之交疊變化後,竟也能約略掌握其不同的樂風、情感與聲部變化,巴洛克之前的音樂,並非如刻板印象般地單調無趣,而有更多新鮮的場景足以盤桓,如今,且以此片銘刻這段旅程之始。
以下聽的是Gesualdo之Ave, dulcissima Maria(聖哉,親愛的瑪麗亞)
以下聽的Morley之It was a lover and his lass(情人與他的姑娘,依據Shakespeare之詩),Christoph Genz, Tenor,
Michael Freimuth, Laute
It was a lover and his lass,
With a hey, and a ho, and a hey nonino,
That o'er the green cornfield did pass.
In spring time, the only pretty ring time,
When birds do sing, hey ding a ding, ding,
Sweet lovers love the spring.
Between the acres of the rye,
With a hey, and a ho, and a hey nonino,
These pretty country folks would lie.
In spring time, the only pretty ring time,
When birds do sing, hey ding a ding, ding,
Sweet lovers love the spring.
This carol they began that hour,
With a hey, and a ho, and a hey nonino,
How that a life was but a flower.
In spring time, the only pretty ring time,
When birds do sing, hey ding a ding, ding,
Sweet lovers love the spring.
And therefore take the present time
With a hey, and a ho, and a hey nonino,
For love is crowned with the prime.
In spring time, the only pretty ring time,
When birds do sing, hey ding a ding, ding,
Sweet lovers love the spring.
〈那是一個情人和他的姑娘〉/陳黎譯
那是一個情人和他的姑娘,
唱著嘿,嗬,嘿,噥呢噥,
一起走過青青的小麥田。
在春天,最好的結婚時間,
鳥兒們歌唱,嘿叮啊叮叮,
可愛的情人們喜愛春天。
在麥田和麥田的中間地帶,
唱著嘿,嗬,嘿,噥呢噥,
這些漂亮的鄉人躺下做愛,
在春天,最好的結婚時間,
鳥兒們歌唱,嘿叮啊叮叮,
可愛的情人們喜愛春天。
他們那時開始把這歌兒唱,
唱著嘿,嗬,嘿,噥呢噥,
說人生只不過像花一樣。
在春天,最好的結婚時間,
鳥兒們歌唱,嘿叮啊叮叮,
可愛的情人們喜愛春天。
所以要享受眼前的時光,
唱著嘿,嗬,嘿,噥呢噥,
因為愛情在春天最輝煌。
在春天,最好的結婚時間,
鳥兒們歌唱,嘿叮啊叮叮,
可愛的情人們喜愛春天。
陳黎文學倉庫:
http://dcc.ndhu.edu.tw/chenli/
或 http://www.hgjh.hlc.edu.tw/~chenli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